Parasites & Vectors | 科研团队成功测序巴西东北部主要恰加斯病媒介的线粒体基因组

发布者:张春艳发布时间:2025-04-06浏览次数:10

202544 – 由巴西奥斯瓦尔多·克鲁兹研究所(FIOCRUZ)和中国复旦大学等机构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寄生虫与病媒》(Parasites & Vectors)上发表了题为“The mitogenome of Triatoma brasiliensis brasiliensis (Hemiptera: Reduviidae), the main Chagas disease vector in the semi-arid region of northeastern Brazi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成功组装并注释了巴西猎蝽(Triatoma brasiliensis brasiliensis)的完整线粒体基因组,为深入理解这一重要病媒昆虫的系统发育、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特性提供了关键数据。

巴西猎蝽(Triatoma brasiliensis brasiliensis)是巴西半干旱地区传播恰加斯病(又称美洲锥虫病)的主要媒介。该物种表现出对多种环境的强大适应能力,包括人类居所及其周边环境。尽管其在疾病传播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关于该亚种的全面基因组数据仍然有限。线粒体基因组作为研究昆虫进化和系统发育的重要分子标记,其完整序列的获得对于揭示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至关重要。

研究团队结合了Illumina高通量测序和Sanger测序技术,成功获得了巴西猎蝽的完整线粒体基因组。该基因组全长16,575个碱基对,包含了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转移RNA基因和2个核糖体RNA基因,其结构与典型的昆虫线粒体基因组一致。控制区(control region)表现出与其他猎蝽科昆虫相似的串联重复和反向重复序列模块化排列特征。


1 巴西猎蝽注释线粒体基因组

 

基于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22个转移RNA基因的保守区域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在目前有限的线粒体基因组数据下,巴西猎蝽与侵扰锥蝽(Triatoma infestans)构成姐妹群,并共同组成一个得到良好支持的分支,该分支又与Triatoma vitticeps构成姐妹群。


2 基于代表性物种群落中13PCGs22tRNA基因的保守区块的系统发育树

 

该研究首次公布了巴西猎蝽的完整线粒体基因组,为深入了解锥蝽亚科物种的系统学、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特性提供了宝贵的遗传信息,并增进了对其进化关系的理解。然而,研究也强调,目前可用的锥蝽亚科线粒体基因组数量仍然有限,特别是对于南美洲的Triatoma属物种而言。未来需要进一步的测序工作,以提高系统发育分析的解析度,并为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这对于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恰加斯病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为来自巴西奥斯瓦尔多·克鲁兹研究所国家与国际锥蝽分类参考实验室的Carlos E. Almeida博士。合作者包括来自中国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杜立凤博士和王敬文教授,以及来自巴西和法国其他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