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简介
    • 研究方向
    • 管理机构
    • 学术委员会
  • 研究队伍
    • 学术骨干
    • 客座教授
    • 博士后
  • 人才培养
    • 历年学生
    • 实验室教学
    • 学生科研概况
  • 科研成果
    • 近年项目
    • 发表论文
    • 专利
    • 获奖情况
    • 出版著作
    • 代表性成果
  • 开放与交流
    • 学术会议
    • 流动人员
    • 开放课题设置
  • 人类学平台
    • 实验平台
    • 使用规范
    • 科普教育
    • 平台网站
  • 运行管理
    • 规章制度
    • 年度报告
    • 安全教育

有毒有害及废弃物质的处理

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有毒有害及废弃物质的处理

¯移液器吸头

使用过的移液器吸头应放入含有10%次氯酸钠溶液的容器内浸泡,浸泡时间不宜少于24 h。

¯ PCR产物

含有PCR产物的所有液体及废弃物应放入含有1 mol/L HCl的容器中浸泡,浸泡时间不宜少于6 h;采用PCR-ELISA方法检测时洗板机洗板所产生的废液应收集至1 mol/L HCl溶液中。

¯琼脂糖凝胶及电泳液

对含有EB或经EB浸泡过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缓冲液的处理参见《分子克隆》。

¯阳性样品和质粒

阳性质粒宜放入1 mol/L HCl溶液中浸泡,浸泡时间不宜少于6 h。

三、 实验室清洁

1. 实验室空间

实验室空间应定期进行紫外照射。

2. 实验台面和仪器设备的清洁

·清洁方向应按检测工作流程方向进行:

试剂贮存和准备区ž样品粉碎区ž核酸制备区ž扩增区ž产物分析区

·清洁用具不同实验区域的清洁用具应固定,不能交叉使用。工作结束后应立即对工作区域进行清洁。

实验台面、超净工作台宜用3%双氧水或10%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1 g/L)擦拭清洁;也可在擦拭后再用紫外光照射,照射距离应不超过90 cm,照射时间宜过夜。

注:10%次氯酸钠和3%双氧水应在使用前配制,配制好的溶液不宜长期存放。

四、避免各类实验污染

1. 严格实验室分区

对实验室进行功能分区,各区的工作服、实验用具和实验记录本

应区分标记,不能混用。

2. 样品管理

送检样品的包装应完好并有明确的标识;在对实验室样品进行混样、测试样品的制备和称量过程中应避免交叉污染。

3. 避免扩增产物污染

PCR扩增反应液中加入UDG酶,以dUTP代替dTTP可防止以前PCR扩增产物所致的遗留污染。

4. 避免RNase污染(RNA检测)

戴口罩和手套; DEPC; 高温烘烤; RNase抑制剂

5. 避免操作过程污染

实时荧光PCR和总核酸杂交法可防止操作过程的污染,实时荧光PCR尤其转基因产品检测实验室重要的防污染措施之一。

五、采集样本的安全保管和管理

病例样本、血液样本及其他样本的采集、转运、贮存和DNA的抽提过程中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做好自我防护工作,防止样本中细菌或病毒的感染。


Copyright©2016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地址:上海市淞沪路2005号生命科学学院 | 邮编:200438 | 电话:(86)021-51630607